编者按: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培育适配市场需求的服务业新供给,可以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经济大省,河南省近年来在新服务、新供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本土品牌企业,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月24日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河网联合推出《服务供给开新篇》系列报道,聚焦展示河南新服务新供给企业在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讲述河南品牌故事,提升河南企业影响力,助力河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大河网讯 当“整理收纳师”成为人社部认证的新职业,当“养老护理员”月薪突破万元门槛,传统家政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变革。河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内有家政服务机构约2.4余万家,从业人员达147万人。在消费升级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家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服务细分和产业融合,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家庭服务生态体系,为现代家庭提供更具品质的生活解决方案。
在近期河南省发布的129家新服务新供给企业名单中,郑州阳光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郑州阳光家政”)被列为新社会服务重点企业。今天,我们走进郑州阳光家政,看它提供的新社会服务“新”在哪儿。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8.6%。但家政行业常被贴上“小、散、乱”标签,长期以来,家政企业多是中介制,从业人员流动率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中介制模式下,家政公司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连接着有服务需求的家庭和提供服务的家政从业人员。
“每一位服务人员都会在我们的智慧服务平台进行备案,在系统中输入其身份证即可显示其是否为‘老赖’等不具备从业资质的人员,真正做到为业主负责。同时定期对我们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确保业主在享受家政服务全过程时的放心、安心。”郑州阳光家政(城东路店)店长潘瑞花告诉记者。
郑州阳光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武邑威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介绍,27年来,郑州阳光家政一直坚持做了一件事——把非标准服务变成标准化产品。“我们将每一项服务工种以清单形式分解为多项标准化动作,比如将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拆解为136项标准化动作,比如翻身必须‘托腰30度,垫枕高度15厘米’,用细节保障服务品质。”郑州阳光家政培训部主管仵凤霞现场向记者展示了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标准。
2024年郑州阳光家政共培训养老护理员417人,母婴育婴及保洁服务员285人,先培训后上岗,推行“一人一证一码”制度,每位服务人员上岗需通过信用信息认证,客户扫码可查服务人员身份信息、健康体检信息、培训信息。2024年服务投诉率仅0.3%。
“通过在家政中心培训上岗,我成为一名合格的育儿嫂,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于晓娟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自己为业主照护一名一岁多的男宝,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目前,全国家政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人。随着家务活动社会化水平持续提高、“一老一小”照护刚需增长,家政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而当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家政服务站与社区生活中心功能定位的融合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案。
在社区养老中心、托育中心或党政服务中心内嵌入“家政便民中心”,开展二十项家政标准化服务项目,以“社区家政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服务“一老一小”N个家庭,这就是郑州阳光家政推行的“1+20+N”服务模式。
3月13日,记者走进郑州陇海马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临近中午,在养老服务中心一楼的社区老年助餐食堂里,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已在档口准备就绪。“菜品味道好,价格也不贵,我们中午基本天天来打一两个菜回家吃。”“我最喜欢这个豆筋炒素菜,看着颜色搭配好,很有食欲。”临近开餐,有几位老人在档口前驻足等待打饭,他们表示这个老年助餐食堂大大方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在家门口就能吃得方便、吃得好。
在中心的二楼,记者采访到已在此入住了8年的李俊英老人。“养老中心这里的服务人员都很热心周到,每天早晨吃完早饭后,给我们安排的有唱戏等娱乐活动,在这里跟同龄人聊天、娱乐、吃饭,感觉很开心。”李奶奶告诉记者。
“郑州陇海马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郑州阳光家政提供支持服务的,也是我们打造的一个样板服务试点。我们充分用活、用好国家在‘一老一小一青壮’领域一系列战略发展和政策机遇,立足社区,以智慧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为基础,与社区养老、社区托育、社区党群中的公共资源相结合,与社区培训和家门口就业相融合,积极开展‘社民家政便利中心’建设,扎根社区建阵地,缩小服务半径,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武邑威介绍。
郑州阳光家政目前在郑州已进驻5个行政区、10个办事处、30个社区,建立了30家服务网点,养老床位达到500张,普惠托育托位达150个,2024年服务居民达50000余人次。
老年助餐、幼儿照护、整理收纳、家政培训……在当下日趋成熟的家政市场中,郑州阳光家政通过深耕服务赢得了社会认可。新社会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社会需求,更应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回应新的社会问题需求,让服务触及更广阔的社会领域。
面向未来,郑州阳光家政将布局“四轮驱动”,威廉希尔平台即“家政+养老”“家政+托育”“家政+就业培训”“家政+乡村振兴”领域,将在3年内建成100家“社区智慧化家政便民服务中心”,为10万户家庭提供“床边有护理、桌边有热饭”的精准服务;开发“家庭育儿+社区亲子照护驿站”,破解双职工家庭“带娃难”;每年培训家政服务员不少于2000人,重点赋能农村女性、“4050”人员,让“农民工”变身“职业工匠”;联合省内多个地市、乡村建立“家政兴农人员输出基地”,年输出家政就业超1000人,助力农民增收6000万元,以此来回应社会新变化、新需求。
家政服务业作为基础型消费,不仅关乎百姓“家事”,也关系到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国家大事”。行业专家指出,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家政服务业将持续向“专业化、职业化、品牌化”演进。未来五年,智慧养老、家庭医疗、绿色清洁等赛道或将领跑新一轮增长,可以看到,这个曾被视为“低端劳动力蓄水池”的行业,正在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家的温度”。